首页

廉文鉴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网上展馆 -> 廉文鉴读 -> 正文

节气话廉:霜降

作者: 来源: 阅读次数: 日期:2023-11-16

“人间至此秋色尽,草木摇落露为霜。”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。俗话说:“霜降时节,万物毕成。”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0时20分39秒,正式迎来霜降节气。

霜降时节银杏黄,风吹处处秋深凉。

清风校园正气扬,晚秋话廉正当时!

历史渊源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称:“霜降,九月中。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。”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,“霜降”时节来临,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由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。此时,夜晚地面散热较多,温度骤然下

降到0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,而有的则成为六角形的霜花。从气象学角度来看,一般把秋天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“早霜”或者是“初霜”,由于此时菊花盛开,秋霜又称“菊花霜”。正如苏轼诗中所言:“千树扫作一番黄,只有芙蓉独自芳”。

物候现象

我国古代将“霜降”分为三候:

一候豺乃祭兽。霜降时节,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,准备储藏过冬。同时动物也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,它们会将捕来的猎物整齐铺排,祭天报本。

二候草木黄落。秋风阵阵吹来,树上的最后一片黄叶也悄然落下,静静地归于尘土,完成它落叶归根的宿命。

三候蛰虫咸俯。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,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,在自己精心打造的洞穴里,仿佛睡着了一般,低着头不食不动,以最舒适的姿势,安然地进入冬眠状态,默默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。

传统习俗

稻熟鱼肥承秋时,民食为天增进补。霜降时节,天气越发寒冷,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。人们认为先“补重阳”后“补霜降”,且“秋补”比“冬补”更要紧。在霜降这天进补,能够收获事半功倍之效。因此,霜降时节,民间有“煲羊肉”“煲羊头”“迎霜兔肉”的食俗。除此,由于当年的新鸭子养到秋季之时,肉质鲜嫩紧实,营养丰富,是闽南地区人们进补的最优选择。

西日红柿压疏篱,霜来愿君多采撷。在泉州一带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:“霜降吃了柿,不会流鼻涕。”霜降这天在某个时辰吃了柿子后,脸色会变得和红柿子一样红润,否则等到了冬天嘴唇会裂。

暮秋佳愿瓦筑煨红,儿童喜耍送芋鬼。霜降前广东一带有“送芋鬼”的传统。当地小孩以瓦片垒梵塔,在塔里放柴点燃,待到瓦片烧红后,毁塔以煨芋,这叫做“打芋煲”,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,称作“送芋鬼”,以此来辟除不祥,祈愿美好。

霜降话廉

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冬之朔朔值此临近。在这秋去冬来的过渡时节,党员干部仍要坚守心廉行洁的作风修养,浸润于天地时令变换的自然之思,从送秋、迎冬、备冬入手,值好秋令最后一轮班,为冬令凌寒积蓄力量。

霜降送秋,喜不忘思,秣马扬帆再出发。秋天,我们迎来丰收硕果,固然可喜,但不可溺于成果而生骄躁之气。党员干部要稳住步伐,做好过往工作的总结与回顾,提炼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切实的工作方法,找准问题漏洞,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,提住心气跑好年度收官大战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自省自检中,努力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,坚持走在前、勇争先、善作为、敢担当,在霜气横秋之下,严守筑牢清廉防线。

霜降迎冬,保持定力,初心如磐迎难上。置身秋末时节,寒意渐浓,党员干部要谨防低迷之风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党员干部要有激昂向上的干劲,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保持战略定力,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,永远吹冲锋号,把严的基调、严的措施、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,永葆傲霜凌雪之姿,切实维护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廉洁清风。

霜降备冬,行稳致远,清廉务实开新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坚持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,说到底,就在于求真务实,狠抓落实。”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,没有捷径,唯有实干。 霜降已至,全校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,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,真抓实干,务求实效,以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、尽好责,以清正廉洁的务实作风练就能挑重担的“铁肩膀”、“硬脊梁”,在送秋、迎冬、备冬的努力进程中汲取强大奋进“廉动力”,勇于担当、敢做敢为,为加快推动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!